人文社科处
 首页  部门职能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下载专区  学校主页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正文

青科大人文社科讲堂之43:译者显形与译本呈现
2018-09-12 16:34 戴尊红 

主讲人:任东升

报告会题目:译者显形与译本呈现

时间: 9月18日16:00-17:30

地点:崂山校区经管楼511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任东升,1966年生,河北井陉人;南开大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理论及批评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翻译研究所所长,中国译协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基地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担任《中国外语研究》副主编、《英语世界》编委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国家翻译实践、宗教翻译研究。在《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圣经文学研究》等外语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编翻译论文集2部,译著5部,译审200余万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现主持中国翻译研究院委托课题1项。

内容摘要:译者因语境、文化身份、翻译意图等在翻译内显形,称为“译内显形”。译内显形可分“显性”与“隐性”,译内隐性显形是译者无意识中将个人经历、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表征于译文中,令译本呈现出所谓的译者特色。本文透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林语堂、许渊冲和沙博理三个英译本比照,探究译者译内隐性显形与译本呈现之间的互动。认为译者显形须有所节制,译本呈现须以对原作自身文化传播力的正确认知为前提。

 

上一条:青科大人文社科讲堂之44: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
下一条:青科大人文社科讲堂之42:歌德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文化记忆的展演与重构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青岛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