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处
 首页  部门职能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下载专区  学校主页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社科要闻>>正文

学校召开艺术学科建设与发展论证会 深化“新文科”交叉融合路径
2025-03-12 08:21  


3月8日下午,学校艺术学科建设与发展论证会于传媒学院北苑会议室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兼戏剧与影视分委会召集人、北京电影学院王海洲教授作为特邀专家,以“艺术学发展与专业博士点建设”为主题,深入剖析学科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人文社科处处长杨友才、艺术学院院长李宏文、艺术学院副院长禹青、传媒学院副院长石晨旭、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杨建华、影视与动画系系主任陈墨白、中文系系主任吕辛福、广告系系主任乔洁琼、AIGC影像研究院院长宁翔以及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骨干教师出席会议,共商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大计。

杨友才代表学校对王海洲教授的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学校将全力支持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协同创新,通过有组织科研聚力攻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

战略定位:锚定国家需求,强化学科交叉王海洲从国家“新文科”建设战略出发,指出艺术学科发展需突破传统框架,强化与理工学科的深度交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艺术教育生态的催化剂。”他建议,学校应依托理工科优势,聚焦“智能媒体艺术”“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前沿领域,构建“科技+艺术”的创新学科体系,为申报艺术学专业博士点奠定基础。

学科融合:以理工赋能艺术创新。论证会重点探讨了理工技术赋能艺术研究的实践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整合校内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资源,建设跨学科研究平台。例如,开发基于算法的传统艺术风格模拟系统、搭建非遗数字化保护数据库等,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艺术学科的特色竞争力。王海洲特别指出,“交叉学科的关键在于找到‘真问题’,既要避免技术空转,也要警惕人文价值失语。”

科研规划:聚焦重大课题与学术影响力会议明确未来学科建设三大核心任务:聚力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围绕“数字技术驱动下的艺术理论重构”“智能时代影视创作范式转型”等领域组建跨学科团队;打造全国性学术品牌,定期举办“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新”高端论坛,推动产学研深度对话;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开设“数据艺术设计”“科技赋能影视叙事技术”等交叉课程,培育兼具技术素养与人文底蕴的复合型人才。

王海洲针对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工作对老师们进行了“一对一”指导。他指出,课题设计需紧扣“中华文化传承”“智能技术赋能艺术创新”等国家战略方向,深挖特色资源,凸显研究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建议教师突破单一学科视角,融入数据可视化、认知科学等方法论,构建“人文命题+技术路径”的创新范式,并以“预研选题库—专家智囊团—成果孵化链”协同机制提升申报质量。他指出:“申报既要‘顶天’对接国家需求,也要‘立地’扎根实践真问题,更需以方法论创新强化学术话语权。”与会教师表示,此次指导为突破申报瓶颈提供了清晰路径。

最后,王海洲总结指出,青岛科技大学兼具理工根基与人文积淀,有望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形成独树一帜的学术范式。与会教师表示,此次论证会为学科发展厘清了思路,下一步将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

上一条:学校召开艺术学科发展论坛暨科研项目推进会
下一条:青岛科技大学人文社科讲堂:百年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叙事及历史观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青岛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