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王开科
报告会题目:中国的数据资产规模有多大?
时间:2023年9月26日13:30-15:30
地点:经济与管理学院313会议室
承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讲人简介:王开科,男,汉族,198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2014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2019年8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2015年7月起任调查统计处主任科员。2019年8月起任职于山东财经大学,现任山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院长,经济统计系党支部书记,兼任第五届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理事。
内容摘要:我国的数字化实践走在了世界前列,为数据要素资本化核算理论与方法的新探索提供了丰富厚重的实践土壤。然而,与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现状不匹配的是,我国数据要素价值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有关数据要素价值核算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资本化核算的方法路径,均有待方法制度层面的突破。报告从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视角出发,提出了广义数据产出的核算及其资本化问题,将数据及其再加工、再处理的产出形态纳入统计核算范围,提出系统的数据要素形态演化链条和数据要素价值构成来源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GDP核算平台搭建“产出—投资—资产”三位一体的数据要素资本化核算理论框架,设计出涵盖“成本→投入→产出→资本形成→数据资产”的核算路径,改进并突出以“价值增值”为核心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我国数据资本形成和数据资产规模的试算,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数据资本形成规模为2.92—3.6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8%—3.63%,按2015年不变价测算的财富性数据资本存量为4.06—5.44万亿元,与2020年GDP(2015年不变价)相比而言,占后者的比重在4.1%—5.5%,表明数据资产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固定资产类型。而进一步的估算结果显示,2021—2022年中国数据资本形成和资本存量规模继续快速增长,在新冠疫情期间呈现出“逆势上扬”特征,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空间。这一研究能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数据要素核算方法制度,提高国际统计话语权提供参考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