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做好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申报材料审查工作
各单位要严格把关,认真细致做好资格审查和内容审查工作。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申请资格不符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相关规定的。尤其要认真核对申请人姓名、年龄、身份证、职称、在研项目、前期成果、课题名称、学科分类、成果形式、成果字数、申请经费、预期结项时间等信息。
(二)选题不符合《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基本要求,没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论证”简单草率或者抄袭他人往年申请书的;无相关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与所报课题无关的;申请书填写内容(包括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前期成果等)不实、弄虚作假,或相关成果存在署名权等知识产权争议的;列入课题组成员未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的;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报的;同时申报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请人为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的。(注:对承担的上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为优秀的以及入选2024年度山东哲学社会科学“111”领军人才的学者,申报不受单位指标限制;对于今年新增的“古典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两个领域,申报不受单位指标限制;民族学、考古学、人口学、统计学、宗教学等5个学科申报不受指标限制。)
(三)不采用2025年3月新修订《申请书》的;未按照《申请书》要求填写的,在《课题论证活页》中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资料的。
(四)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 2025年 4 月 25 日之前)。
(五)申请人近5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曾被作撤项处理或有其他信誉不良记录被全国社科办通报批评的,或者近3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曾被作终止处理的。
二、我校工作安排
(一)学院申报材料报送
4月10日前,请各单位将审查合格的纸质版申报材料(申请书、活页、加盖公章的汇总表各1份)报送综合服务楼3011;电子版材料申请书、活页、汇总表发送至社科处邮箱。(注:同一单位的电子版申请书和活页须分别建文件夹,申请书、活页以学科分类-课题名称命名)
(二)学校推荐评审工作
拟定于4月11日至4月19日期间。
(三)推荐出校项目进行网络申报和材料报送
1.网络申报
4月19日前,请各推荐出学校的申请人完成网上申报工作。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网络申报,申请人需登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的“项目申报系统”,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网络填报版)并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检查内容无误后(申请书第一行出现“您现在可以上传申请书”的提示)上传申请书。项目申报系统于4月15日零时开放。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400-800-1636。
《申请书》和《课题论证活页》中内容必须按要求规范、完整地录入网络申报系统。申报跨学科课题要按“尽量靠近”原则,选择为主学科归类。《申请书》封面“学科分类”填写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数据表》中“学科分类”填写该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文名称和英文代码,并录入英文二级学科代码。请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代码表》准确录入二级学科代码。
2.人文社科处进行系统审核
4月20日,人文社科处进行线上审核。
3.正式申报材料报送
4月25日前,申请人将系统审核通过后的正式申报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汇总纸质版《申请书》报送至综合服务楼3011,《申请书》(2025年3月新修订版),须在网络申报提交后,点击“下载申请书”打印(申请书封面“项目序号框”会自动生成项目申报序号,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一式3份。采用“1夹2”方式叠放,即将2份《申请书》单独叠放在一起,然后夹在另1份《申请书》中缝装订处,以免损坏封面页。)特别注意:是否为2025年度新版本的申请书,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须签字等。
联系人:王天乙 电话:88956998 邮箱:rwskc@qust.edu.cn